氣溫十幾度,地溫也在緩慢上升。不論是去年澆水情況如何,都要及時澆灌返青水,澆灌深度在40-100厘米,至少超過原有土球高度為宜。澆水間隔不低于20天,根據(jù)氣溫和具體土壤墑情確定。除了幾公分胸徑,價格便宜的可以不考慮。稍微有些價值的,建議都要輸液。輸液成本高,很多客戶接受不了。所以我們建議除了前2袋使用樹立康,后期可以使用禾林道吊針濃縮液勾兌,繼續(xù)輸液,時間15-20天為宜。松柏類容易傷口流膠,建議使用葉脈動插瓶。
收集好的種子先放在2%的堿水水中揉搓一下,再用清水沖洗晾干。播種前將種子放在熱水中浸泡3~4個小時,利于更好地發(fā)芽。播種時將種子均勻灑在濕潤的沙質(zhì)土壤中,種子播種之間的間距為30厘米,蓋上一層厚度為1厘米的土壤,土壤表面插幾個洞。澆一次水,水要澆透,然后蓋上一層薄薄的塑料膜保濕。
紅梅在南方扦插成活率高,在北方成活率低。春季、秋季均可扦插。春季利用溫室或搭塑料小棚,通過人工噴霧把空氣濕度提高到95%以上,在氣溫達到24—300C的情況下進行扦插。插穗長20cm左右,用生根粉處理后扦插,苗床需事先消毒,插后及時澆水,每天定時噴霧,并適當通氣。很多地方多采用秋季集中扦插。
紅梅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植,適合的時間是春季,南方地區(qū)以梅雨季節(jié)佳。移植時要注意好選在陰天或多云天氣,春節(jié)過后半月左右,紅梅尚處于休眠期,樹液流動慢,新陳代謝緩慢,此時即可移栽。移栽后,當晚春氣溫回升時,根系萌動生長修復(fù),加上精心管理,基本不會影響紅梅當年生長,加上梅雨季節(jié)降雨量大??諝鉂穸雀?,此時移栽的紅梅成活率非常高
移植時要注意好選在陰天或多云天氣,盡量避免暴雨或高溫天氣。紅梅土球大小土球大小是紅梅大樹移栽成敗的關(guān)鍵。一般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8倍至10倍,一些特殊情況如移栽地土壤條件惡劣,鹽堿性強,可以適當?shù)脑龃蟊壤?,這樣可以根系少受損傷。易于樹勢恢復(fù)。土球過小則根系損傷嚴重,造成吸水困難而影響樹木成活。土球應(yīng)挖成陀螺形,而非盤子形和圓錐形,土球用草繩扎緊,以免運輸途中土球松散。
紅梅移植的水分要求紅梅根為肉質(zhì)根,極易失水,因此在挖運、栽植時要求迅速、及時,以免失水過多而影響成活。紅梅移栽后,次定根水要及時,并且要澆足、澆透,這樣可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而有利于大樹成活。如若栽植地為北方沿海地區(qū),因其土壤偏沙質(zhì),鹽堿度高,而紅梅為南方樹種。喜肥沃濕潤富含腐殖質(zhì)的沙壤土,不耐鹽堿,因此在鹽堿地栽植將會導(dǎo)致根系反滲透失水,根系生長不良,甚至出現(xiàn)縮根現(xiàn)象,終導(dǎo)致樹木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