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體內(nèi)包裹著昆蟲或是其他小生物的琥珀被稱之為蟲珀,所有的珀種,都有可能包裹蟲子,而緬甸蟲珀內(nèi)的昆蟲則更古老一些。緬甸琥珀形成于白堊紀,距今約一億三千萬年,那時候還是恐龍猖獗的時代,地球上的物種跟現(xiàn)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緬甸蟲珀中的昆蟲會更有收藏價值和科研價值。
在不同角度和光線的觀察下,珀體呈現(xiàn)出不同顏色的琥珀被稱為變色龍,可分為:金紅變色龍、橘紅變色龍、紅茶變色龍、金棕變色龍、金珀變色龍、綠珀變色龍。
撫順是世界的琥珀重要產(chǎn)區(qū),也是我國昆蟲琥珀的惟一產(chǎn)地。撫順琥珀是撫順西露天煤礦特有的礦產(chǎn)資源,品種豐富、質地堅韌、色澤艷麗、產(chǎn)量,主要用于制作雕刻工藝品和首飾。一百多年來,撫順琥珀一直沿襲著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制作,在不使用任何機械設備的條件下,琥珀藝人憑借著雙手和智慧,雕刻出了世界的琥珀工藝品。
去偽存真,是鑒別琥珀以及其他珠寶玉石的主要的目的。所以,了解真琥珀和其仿制品的特點,尤為重要。仿制品主要有幾類:玻璃類、塑料類、樹脂類(年份不夠的樹脂,如柯巴樹脂)和合成類。仿制品之所以稱之為仿制品,因為它們是模仿了真品的某些特性,觀感和手感上與真品類同,使經(jīng)驗不足的人誤認為真。
眼觀鱗片:這是鑲嵌琥珀辨認的主要方法。爆花琥珀中一般會有漂亮的荷葉鱗片,從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覺,折光度也不會一樣,散發(fā)出有靈性的光。假琥珀透明度一般不高,鱗片發(fā)出死光,不同角度觀察都是差不多景象,缺少琥珀的靈氣。假琥珀中鱗片和花紋多為注入,所以大多一樣,市面常見的是紅鱗片。
琥珀與硬物摩擦會使其表面出現(xiàn)毛糙,產(chǎn)生細痕,所以不要用毛刷或牙刷等硬物清洗琥珀。當琥珀染上灰塵和汗水后,可將它放入加有中性清潔劑的溫水中浸泡,用手搓干沖凈,再用柔軟的布擦拭干凈,后滴上少量的橄欖油或是茶油輕拭琥珀表面,稍后用布將多余油漬沾掉,可恢復光澤。好的保養(yǎng)琥珀的辦法是長期佩戴,這是因為人體油脂可使琥珀越戴越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