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種子種子采收與貯藏
1、種子采收
黃連種子在立夏前后成熟。此時,選擇芽苞數(shù)多,外側芽發(fā)達,分枝多,總葉片多,葉片扁平大小適中,葉色正常無病蟲害的黃連實生苗六、七年的植株作為采種植株。當果實開始起細裂時采收繁育種子。在晴天,將果枝摘下堆放在室內(nèi)陰涼處的竹席墊上(不能放在水泥地板上)2-3天,待果實全部裂開時抖出種子,用篩子將種子篩出。
如何培育黃連苗?
1、土壤
黃連多栽培于棕色森林土及灰棕色森林土,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栽培黃連的土壤具有以下特點: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一般含有機質7%~13%,具水穩(wěn)定團粒結構,有緩慢釋放養(yǎng)分的特點;土壤多為微酸性,PH值在5.5~6.5;含鉀、氮豐富而缺磷,一般含鉀15~350ppm,含氮120~170ppm(紫色土例外);土壤含水量大,有時達42%~47%。
因黃連為淺根作物,須根大部分分布在5~10cm的土層中,適宜生長的上層為腐殖質層、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下層為保水保肥力較強的壤土或粘壤土中,藥農(nóng)稱之為“上泡下實”的土壤。
水分
黃連對水分有強烈的要求,因其葉片大而多,葉面積大,蒸騰量大,需要有較多的水分補充。黃連雖有強大的須根系,但根分布較淺,如表面土壤干旱,會直接影響黃連的生長發(fā)育,尤其在幼苗時期,或初移栽的連苗,干旱會降低其成活率。因此黃連喜濕潤,忌干旱,尤其喜歡較高的大氣濕度。主產(chǎn)區(qū)年降雨量平均在1300~1700mm,相對濕度70%~90%,土壤含水量經(jīng)常保持在30%以上時,黃連生長較好。但如在排水不良、積水的土壤中栽培,土壤同期不良,根系發(fā)育不正常,也會引起黃連死亡。
肥料
黃連是喜肥作物,栽培年限又長,故栽培時施用大量肥料,特別是農(nóng)家肥料及肥沃的腐殖質土。恩施太山廟、利川佛寶山、利川建南鎮(zhèn)均采用本土栽培的方法,在黃連生長期每年追施大量的有機肥、腐殖質土及其他肥料。
黃連是一種價格很高的中藥材,它的種子非常細小比菜籽還小,一斤種子有幾萬粒,黃連種子味道很苦,但是卻是一種泄火的良藥,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哪里能買到這種神奇的種子。
黃連是一種價格很高的中藥材,它的種子非常細小比菜籽還小,一斤種子有幾萬粒,黃連種子味道很苦,但是卻是一種泄火的良藥,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哪里能買到這種神奇的種子。
黃連的收獲通常在深秋降雪前進行。收割時,把整株植物挖出來,留下新鮮的根。直接烘干時,應注意火力適中,勤轉,待水分蒸發(fā)幾乎完成時,除去多余雜質,其余可留作藥材。
以上是黃連的栽培技術和管理要點。黃連生長緩慢,可與其他作物套種,經(jīng)濟效益可觀。想種植黃連的朋友一定要掌握以上種植技術和管理要點,希望以上內(nèi)容能給農(nóng)民帶來幫助
土壤要求
黃連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大多栽培在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中。這些地區(qū)的土壤大多我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鉀、氮元素豐富,含水量較大,而且都為pH值在5.5-6.5之間鵝微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