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青銅器的分類:
1、 食器:鼎、鬲、簋、敦、豆等。
2、酒器:爵、角、尊、觥、方彝、卣、瓿、壺、瓶、缶。
3、 水器:盤、鑒、盂、盆、匜。
4、度量衡器:釜、升、量、衡、尺、權。
5、樂器:鐃、鉦、錞于、鐘、鐸、鈴、鼓。
6、兵器:戈、矛、鈹、戟、鉞、刀、劍、弩、鏃、盔。
7、工具:斧、錛、鑿、削、鏟、鐮、镢。
8、車馬器:轄、軛、軸飾、輿飾、轂飾、衡飾、鑾。
鏨花是一種用鋼鏨在銅板上雕刻花紋的技術。古代青銅器上多有紋飾,有的還有銘文,對于破殘青銅器的缺塊補配僅僅鑲上花面銅板還不理想,還應該雕刻出同原件風格統(tǒng)一的紋飾、銘文,這就要鏨花。鏨花工藝除了要掌握雕刻技術外,重要的是要熟悉和掌握古代各個不同時期銅器紋飾的風格,同時還會根據(jù)花紋的深淺、寬窄、變化形式,自己打制各種直刃、彎刃、鏟、溝、平、踩、挑、抹、眼等鋼鏨。兩只手,一把錘,加上幾根鋼鏨要刻出多種多樣的流暢的花紋,這是一門技術。
焊接在傳統(tǒng)的技術中有兩類,一類是“銅焊”,一類是“錫焊”?!般~焊”比較牢固,古代有熟紅、黃、白銅等,鍛打制成的銅器銜接處都用銅焊,銅焊就是熔焊,需預先準備好銅焊料,焊接時需要以硼砂熔焊,技術上主要掌握火候。古青銅器都不采用這種工藝,一般用錫焊接,它能焊銅、鐵、金、銀,焊接溫度比較低,對原件的破損傷可以控制在小限度內。所以,在對古代青銅器的修復技術中,包括補配、組焊,基本上是錫焊。錫焊技術主要是運用焊接工具焊燙、拉、掛,其技術都集中在烙鐵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