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極活性物質回收:
濕法冶金:將脫落的正極活性物質溶解于酸液(如硫酸、鹽酸),通過沉淀、萃取、離子交換等工藝分離鋰、鎳、鈷、錳等金屬,制備成電池級原料(如碳酸鋰、氫氧化鎳鈷錳),用于新正極材料生產(回收率可達 95% 以上,是當前主流技術)。
直接修復法:對性能衰減的正極材料(如三元材料)進行除雜、補鋰等處理,恢復其晶體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直接用于梯次電池生產(成本低于濕法冶金,適用于輕度衰減的極片)。
鋰電池正負極片回收處理設備通過破碎分解工藝,正極材料固相經過煅燒轉盤頂部進行高溫煅燒處理后再被粉碎刀片碎成粉末狀,后到達酸浸筒內進行酸浸回收處理,實現(xiàn)了對正極漿料材料中各種金屬元素的回收利用,且回收率高。
鋰離子電池數(shù)量也隨之快速增加,廢舊鋰離子電池對資源的消耗及對環(huán)境造成的威脅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重視,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廢舊鋰離子電池的回收主要集中在對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集流體的回收?;厥諘r要經過簡單的物理拆分,分離鋰離子電池的外殼和內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