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一般而言主要是針對植物來說,指的是植物所結的種籽,同時包含有孕育的含義,是植物生命的一個過程。“仔”主要是指動物,根據(jù)讀音來看有兩層意思:在讀作“zi”的時候,指的是幼小的意思;讀“zai”的時候泛指幼小的人或動物。把和田玉的子料稱為“仔料”、“籽料”的情況在平時比較多見,這兩個稱呼反映了和田玉子料外形圓潤、個頭小的特征。但在仔細推敲之后,這兩種稱呼都不能準確的反映出和田玉子料的本質。
硬度是指抵抗外界壓入、刻劃、研磨的能力,是鑒別和田玉的重要標志之一。硬度大,則玉器拋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長期保存。和田玉的摩氏硬度為6.0—6.5,因結構的不同會有一定變化,一般說同一產(chǎn)地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工藝界以往在劃分低、玉中,硬度是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說來,玉硬度較大,低檔玉硬度較小。玻璃的摩氏硬度為5—5.6,和田玉刻劃玻璃會留下明顯的劃痕,而和田玉卻絲毫不會被劃傷,這也是鑒別和田玉的一個重要特征。
韌度:是物體抗磨損、抗拉伸、抗壓入等的能力,也可叫作抗破裂的能力。所謂韌度高,即表示物體難于破裂、耐磨這一物理指標。世界上所有寶石中,和田玉的韌度,僅次于黑金剛石,是常見寶玉石品種中韌度高的。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韌度與其特有的毛氈狀結構是分不開的。
新疆和田玉傳統(tǒng)所稱的和田玉產(chǎn)于新疆和田,整體品質偏高,因此市場價格也相對其他產(chǎn)地,尤其是的子料。新疆白“子料”外形呈鵝卵狀,一般塊度較小,體態(tài)光滑,質地緊密,顏色以白色為佳,外皮是子料的重要外觀特征。新疆白玉“山料”塊度大,有不規(guī)則棱角,質地也比子料粗,顏色以青白、灰白為多?!案瓯诹稀贝笮〔坏龋酁槠瑺?,表面光滑,常帶有波紋面和大小不等的沙孔,質地細膩、緊密、堅硬。“山流水”與“戈壁料”在外形和質地上有類似地方,但塊度稍大,顏色較白。
青海白玉青海的白玉礦區(qū)中只出產(chǎn)有山料,產(chǎn)出量是青海軟玉中大的。青海白玉塊度較大,形狀不規(guī)則,多棱角,大面較整齊,顏色多為灰白蠟白色,透明度新疆白玉和俄羅斯白玉,質地呈氈狀、束狀結構,常見絮狀棉綹或黑褐色翳狀斑點。
和田玉的顏色與國內(nèi)外其它地區(qū)的軟玉相比,色調較多,自成系列。世界上透閃石玉顏色基本上為白、青、黃、黑、碧(綠)5種顏色,還有一些中間過渡色,由于含鐵量很低,和田玉基本為種顏色,而超鎂鐵巖中透閃石玉含鐵較高,基本上為綠色,即碧玉,按顏色,和田玉分為白玉、青玉、黃玉、墨玉4大類,其中可進一步劃分,如白玉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昆侖山河流中也產(chǎn)有碧玉,但原生礦屬于超鎂鐵巖型,故不應列入和田玉中,在和田玉中以白玉和黃玉為貴,古人說:“黃如蒸粟,白如截脂,黑如純漆,謂之玉符?!碧貏e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罕有,僅有新疆出產(chǎn),在古代人們就認為“于闐玉有五色,白玉其色如酥者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