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鑄銀元始于乾隆,當時曾鑄帶有班禪頭像的紀念性銀幣。道光年間鑄造了一些銀幣,主要是用來賞賜的。機器鑄幣始于光緒八年(1882),由吉林機器局鑄造,但規(guī)模極小。光緒十三年(1887),兩廣總督張之洞看到大量外國銀幣流入中國,充斥市場,擾亂經濟,遂奏請朝廷奏請自鑄銀元,并于1888年,在廣東銀元局試鑄銀幣成功,也正式開啟了中國機制銀幣的歷史。
目前銀元收藏確實非常熱門,近幾年價格也越來越高,參與了人也越來越多,有的不光是純粹的興趣愛好,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投資品種來參與的,畢竟在幾千年的貨幣發(fā)展過程中,銀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銀元的出現在當時流通時就因為鑄造精美而廣受喜愛,清末的龍洋、民國的袁大頭、孫小頭、船洋。、大漢銀元等等!在當時為中國的貨幣抵御的沖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一枚小小的銀幣,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元素。如今遺傳在世的錢幣雖然并不多,但是每枚銀幣價值卻是不菲。銀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