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昌化、巴林兩地比較集中的雞血石產(chǎn)地外,另外在陜西旬陽、廣西桂林以及甘肅四川湖南云南等地都有少量的雞血石被發(fā)現(xiàn)。雞血石為朱砂(硫化汞)滲透到高嶺石中,地開石之中而緩慢形成,這樣兩者交融,共生一體的天然寶石,在國內(nèi)外是極為的一種。
偽劣品:雞血石由于其含有特征的“雞血”,一般不易與其他玉石相餛淆,但仍有少數(shù)幾種玉石的外觀與雞血石存在相似之處。這幾種玉石是朱砂玉、血玉髓、壽山石和染色岫玉等。血玉恤硬度明顯大于雞血石,其中血紅色常呈斑點狀,與雞血石中的團(tuán)塊狀、條帶狀形成明顯差別,且其他物理特征也明顯不同;朱砂玉是含辰砂的脈石英,由于其主體是石英,加之其中辰砂的分布主要呈星點狀、絲狀等,與雞血石較易區(qū)別,壽山石中的桃花凍因其為散布有如同米粒大小的鮮紅血點,宛如無數(shù)片艷麗的桃花花瓣漂浮在一愁清水之中而得名,但其分布特征與雞血石明顯不同;染色岫玉俗稱“血絲玉”,市場上常用于仿冒雞血石,但其明顯其有染色特征,加之其物理性質(zhì)明顯不同,因而也易于鑒別。
雞血石血色的多寡與鮮艷程度也決定了其價格。雞血石血色有鮮紅、正紅、深紅、淺紅、紫紅等多種,形狀有塊紅、條紅、星紅、霞紅等。一般而言,其以血多,色鮮、形美為佳;血質(zhì)以深沉有厚度感、血有集結(jié)和分布均衡為佳。血色少于10%者為一般,少于30%者為中檔,大于50%者為珍品,70%以上者十分珍貴。全紅為上,被稱為“大紅袍”。在巴林右旗的巴林石博物館中,一塊“巴林雞血王”,2015年市場的估價為6億元人民幣。2016年7月,在法國巴黎的一場拍賣會上,一方估價50-60歐元的印章,終以33萬歐元(近250萬人民幣)成交,被拍賣的雞血石是一方乾隆“敬勝怠”雞血石印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