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血雞血石是用無“血”或少“血”的天然雞血石并在其上繪上紅色假“血”而成。鑒別時主要從其“血”的特征、硬度、血形、辰砂礦物存在與否并借助于化學試劑等方法進行。
一般來看,昌化雞血石的血色為純濃艷色,而巴林雞血石的血色偏暗,多呈暗紅色。昌化雞血石的血形多呈條帶狀、片狀和團塊狀,略具方向性,而巴林雞血石的血形多呈棉絮狀、云霧狀,無方向性;昌化雞血石的血濃集,而巴林雞血石的血清散;昌化雞血石不易褪色,而巴林雞血石易褪色。此外,其在質地、硬度、韌度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只要有經驗,不難將其區(qū)別。
人造石:其一般是以略色不透明的塑料為“地”,在其上用辰砂粉未或紅色有機顏料當“血”,并在其外涂一層保護樹脂,俗稱“工藝雞血石”。它的鑒別主要是基于其“地”的特征,并用熱針探測及借助于化學試劑等進行。
制成品封蠟拋光后,用錦盒密封保存在陰涼處;如長期收藏,也可只封蠟不拋光,讓表面留一層薄蠟,這樣可以使石材的光澤、色澤不變。雞血石切忌在陽光下曝曬,或長期置于強光下,并避免長期置于高溫環(huán)境中。因為雞血石的汞元素在陽光的曝曬和高溫環(huán)境中容易走失而引起血色變紫、變暗或變淡。
用油養(yǎng)雞血石是廣泛采用的保養(yǎng)法。方法是在制成品上擦一層白茶油或白蠟油,讓石表吸透油質,變得更加晶瑩明凈,血色更鮮。如擦油后再密封于錦盒中,可包一層普通的保險薄膜,以免油質沾染錦盒絨布。
在室內的擺件、石玩等要經常擦抹。如陳列時間長而沾染了灰塵、污質,可用細軟稠布或絨布輕輕擦抹干凈,再用細毛刷蘸油刷一層薄油,即可恢復光彩。一些小擺件、石玩、裝飾品,好經常用手摩挲撫玩,也可在臉上摩抹,使石面附著一層極薄的油脂,年深月久,更顯古樸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