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料率低;過去,"木匠敬魯班,造紙敬蔡倫"每個行業(yè)都有自己的行業(yè)神。過去的工匠,從拿到材料就開始敬畏,他們相信萬物有靈。對材料運用就變得慎重、負責。這種責任心其實就是敬畏,只是,敬畏比責任心更多了一些精神信仰。一個手藝人,要有責任心,然后才能從精神層面去追求更高層次的信仰,這個不僅僅是匠人,我想我們所有人都要有。
市面普遍實木家具都是拆裝的,大批量的生產追求的是統一的、不需要考慮原材料的性格,生產流程相對比較簡單,而老榆木材料很有性格,要通過人手一對一的加工,材料的習性才能得到大限度的發(fā)揮,這是老榆木家具看上去有性格、與眾不同的緣由所在。
榆木粗獷豪放的紋理、質樸天然的色澤,以及硬度與強度適中適合浮雕、透雕等優(yōu)點,榆木家具在宋代就成為王公及平民百姓的主要家具用材之一。尤其明清時代,家具制造工藝水平到達了一個頂峰,在那個時期出現了不少榆木家具。至今還有很多保存完好。
采用老榆木制作的家具,全部采用合理的榫卯相連接,結實耐用,且古香古色,韻味十足。更是代表了一種傳統,一種文化,因而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收藏并玩賞。就收藏前景來看,不管是老料新作的各式仿明清古典家具,還是從明清時代流傳下來的老榆木的家具,只要年份好,品相好,收藏價值已不次于紫檀、紅木、黃花梨等硬木家具。
北方榆木為的榆木,檫木是南方榆木的一個學名,北方榆木也可以分為紫榆和黃榆兩種。北方榆木與南方產的櫸木旗鼓相當,素有“北榆南櫸”之 稱,榆木算不上材料,木材加工上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倘若要是簡易的進行烘干晾曬,榆木烘干費用很高,不是家具,一般不舍得用。老榆木家具較貴,出材率低,但是仍然是眾多大的家具廠家選擇,因老榆木不需要烘干而且木頭相對穩(wěn)定。
市場上的榆木家具,一般都是老榆木家具和貼皮榆木家具;檫木家具的話,因為檫木很少用來做房梁,而在當下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大多數也都是采用杉木亦或者是松木做房梁,所以南方的檫木家具一般都是用新檫木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