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是記憶的載體,墓碑上刻有先人的姓名、事跡,銘刻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后輩們對先人的追思,古往今來,墓碑上刻著先人的名字、事跡、事跡、先人的追思,古往今來,有意義的墓碑必然會有不同的故事。
墓碑刻字講究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關系到傳統(tǒng)的殯葬文化,還關系到孝道,所以,了解正確的墓碑的刻字講究是掌握的知識。墓碑碑文內容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主要是寫逝者的生前職務、職業(yè)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F(xiàn)在一般都會寫逝者的生年和卒葬期,如果是異鄉(xiāng)還可以加上逝者的出生地。
2、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逝者的稱謂以及逝者姓名。如“先考李君××大人之墓”。
3、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以及立碑時間。
4、墓志銘:現(xiàn)在已經很少人會寫了,這需要有非常深厚的古文學基礎。
現(xiàn)代普通百姓墓碑標準寫法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居中的正文部分,左側的立碑人,立碑時間和右側的生卒日期組成。不過有的墓碑加入一些特別的東西,比如對聯(lián),比如墓志銘,比如家鄉(xiāng),比如死者生前的一段話等等。
立碑不單單要選擇合適的墓碑款式,展現(xiàn)逝者遺容風貌的影像外,墓碑上的刻字內容或繁多或簡約,表達既是哀思,也是榮譽?,F(xiàn)代父母和子女的情感已經從遵從孝順轉變成了亦師亦友的關系,其墓碑碑文更像是逝者的一張名片,是寄托對逝者美好祝福和期望的載體。
墓碑始于周朝,是墓主的標志,其位置在墓前正中處(墓門口),以便后人祭祀。墓碑坐向應與墓中棺材坐向相同。墓碑一般用青石制作,以便長期使用。其規(guī)格為高4.8尺,寬1.2尺,厚0.2尺(用雙數(shù)不用單數(shù),圖吉利)。墓碑下端為基石,其內糟以放進墓碑為準。碑文有兩種:一種是標名碑,一種是銘名碑,也稱“墓志”。民間碑一般為標名碑,也有在墓碑背面記述主人簡歷和功績的,這樣的碑,前面為標名碑,背面為銘名碑,是一碑兩用。
中國的農村墓碑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各種大大小小的墓碑可以說代表了中國人的面子工程,特別是現(xiàn)在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人對于面子工程更加的看重了,都希望自己家里的墓碑會比別人的,以凸顯自己的性,并且農村人覺得死人住的好才能給后人帶來更多的福氣,所以農村墓碑實際上是很豪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