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石以奇秀、、皺瘦、渾厚、挺拔、秀麗為特征。屬景觀石、園林石的一種,是鐫刻詩文、題寫碑額的重要載體。石的天然質樸的外形、質感和漢字書法富有動感畫意的線條的有機結合,本身就寓意了人力和自然的統(tǒng)一。
刻字石,石刻雖然有其性,但它脫離不了自然、社會、思維的基本規(guī)律。沒有哲學,石刻形成不了自己完整的體系。它貫穿在整個石刻實踐中,并自始至終影響和制約著石刻的創(chuàng)作,包括創(chuàng)作思想、方法和審美觀等。所以,成功的藝術家,其思想必定深入到哲學中去,由此明了世界的本源、藝術的本源、書法石刻的本源。理解了中國哲學,可以對石刻藝術從更深層的規(guī)律上把握。而對于歷史唯物和辯證法的掌握,將使石刻藝術研究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宏觀的層次上。
刻字石用來比方正人的夸姣道德是總所周知的事,其實從古至今,刻字石還常常當作情人世表明傾慕的信物。《詩經(jīng)·衛(wèi)風·木瓜》中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認為好也?!薄对娊?jīng)·鄭風·女曰雞鳴》傍邊也有寫道:“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其間瓊、琚、雜佩都是與的配件,在情人傍邊作為信物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