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簽,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dāng)時稱為“牙簽”。用竹片制成的,每當(dāng)看到卷軸中重要的地方,就會在書的一端插上“牙簽”,方便之后查看。當(dāng)卷軸書改成折裝以后,書簽的用途就更大了。宋朝以后,對書簽越來越講究,有時就會手寫一些座右銘之類的句子在書簽上。如今的書簽上印有詩詞警句、名人格言和裝飾圖畫,就是緣于此。
書簽除采用紙制作以外,還可采用的純銅、鋅合金原材料,有鍍鎳烤漆、鍍沙鎳、仿古銅、移印、鍍金烤漆、雙色電鍍、鍍鎳琺瑯、鍍鎳鑲嵌等工藝而成。這種被稱為金屬書簽,是書簽發(fā)展歷程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廟會的時候,可以看見很多臉譜金屬書簽,那是代表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由植物直接制作的書簽有木書簽、竹書簽等。除了它們的樹枝,植物通常還有葉子可以用來做書簽。較小的植物可以作為一個整體來做書簽。說到植物,棉花當(dāng)然是不能忘記的。棉花也可以用來做書簽。有直接用棉紗做的書簽,也有用布做的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