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氧化銀與氧化亞銅接觸,封閉氯化亞銅的暴露面,達到控制腐蝕銅雕佛像的目的。先用機械方法,剔除粉狀銹,露出灰白色蠟狀物氯化亞銅。然后將氧化銀與酒精調成糊劑,涂在氯化亞銅表面,并置于潮濕環(huán)境中,使其充分作用,形成氧化亞銅和氯化銅,覆蓋氯化亞銅表面。兩者皆為穩(wěn)定性鹽,如此多次操作,直至將器物置于高濕環(huán)境中仍不出現(xiàn)粉狀銹的腐蝕點為止。此法適于斑點狀局部腐蝕的器物及有金屬鑲嵌物的器物。
1989年11月,紐約蘇富比拍賣了一尊明代鎏金彌勒銅佛像,為8萬美元,結果以21萬美元成交。 2004年秋季,德國納高拍賣會上,一尊估價為6萬至8萬歐元的明永樂銅鎏金觀音銅佛像,以高出估價近4倍的22萬歐元成交。
近年來,明清金銅佛像在香港和內地拍賣市場屢創(chuàng)天價。2006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一尊明永樂鎏金釋迦牟尼坐像以1.166億港元的天價拍出,2021年蘇富比香港秋拍,明永樂鎏金銅佛突破2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