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格10cm
細根段育苗。
催芽畦的準備。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地方,整出平畦,澆水造墑,耙細整平。也可以選擇在溫室內用沙床催芽。
播種根。將粗度在0.3厘米以上的細根,截成3—5厘米長的根段,并用金寶貝根苗壯蘸根。在地表開溝,將根段播入溝中,覆土厚度以不露出根段為宜,每平方米播種300個根段。然后噴足水,在噴水時要避免將根段沖出土面,覆蓋地膜,以提高地溫和保墑。
芽苗移栽。當平畦上的芽苗長到5—10厘米高時,開始晾畦煉苗,三天后開始將芽苗移栽到苗圃地上。苗圃地的整地方式與粗根段育苗地相同。

刺槐,又名洋槐,比較耐旱,在華北、西北的干旱陽坡及沙地上都能正常生長,刺槐樹是華北、西北地區(qū)良好的用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和"四旁"綠化樹種。
刺槐為菌根共生樹種,能固氮改良土壤,因而在土壤瘠薄處亦能正常生長,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好,耐輕鹽堿土。刺槐樹萌芽力和根蘗性強。

刺槐繁殖方式
刺槐莢果由綠色變?yōu)槌嗪稚v皮變硬呈干枯狀,即為成熟,應適時采種,并經日曬、除去果皮、秕粒和夾雜物,取得純凈種子。莢果出種率為10-20%,千粒重約為20克,發(fā)芽率為80-90%。剌槐種子皮厚而堅硬,播前進行催芽處理,即將種子倒入60-80℃的熱水中,用木棒充分攪拌,5-10分鐘后摻人涼水,使水溫降到30-40℃為止,然后將浮在上面的雜質和壞種撈除,好種浸泡24h后撈出,稍干時用細眼鐵篩篩去未泡脹的硬粒種子,再進行燙水浸種,已吸水膨脹的種子放入笸籮內,蓋上濕麻袋,放在向陽溫暖處,每天用溫水淘洗2次。4-5天后待種子萌動時即可播種。

刺槐生長環(huán)境
刺槐在中國華北平原,垂直分布在400-1200米之間。溫帶樹種。在年平均氣溫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長良好;特別是空氣濕度較大的沿海地區(qū),其生長快。對水分條件很敏感,在地下水位過高、水分過多的地方生長緩慢,易誘發(fā)病害,造成植株爛根、枯梢甚至死亡。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喜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壤土、沙質壤土、沙土或黏壤土,在中性土、酸性土、含鹽量在0.3%以下的鹽堿性土上都可以正常生長,在積水、通氣不良的黏土上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喜光,不耐庇蔭。

刺槐形態(tài)特征
刺槐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淺裂至深縱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時有棱脊,微被毛,后無毛;具托葉刺,長達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狀復葉長10-25厘米;葉軸上面具溝槽;小葉2-12對,常對生,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5厘米,寬1.5-2.2厘米,先端圓,微凹,具小尖頭,基部圓至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幼時被短柔毛,后變無毛;小葉柄長1-3毫米;小托葉針芒狀。總狀花序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花多數,芳香;苞片早落;花梗長7-8毫米;花萼斜鐘狀,長7-9毫米,萼齒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密被柔毛;花冠白色,各瓣均具瓣柄,旗瓣近圓形,長16毫米,寬約19毫米,先端凹缺,基部圓,反折,內有黃斑,翼瓣斜倒卵形,與旗瓣幾等長,長約16毫米,基部一側具圓耳,龍骨瓣鐮狀,三角形,與翼瓣等長或稍短,前緣合生,先端鈍尖;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分離;子房線形,長約1.2厘米,無毛,柄長2-3毫米,花柱鉆形,長約8毫米,上彎,具毛,柱頭頂生。

【園林應用】
? ? 一般種植洋槐樹有以下幾種用途。種是綠化作用,對污染較嚴重的地區(qū)起到緩解的作用;第二種是阻止水土流失,在西北一些地區(qū)尤為重要;第行道樹作用,作為裝飾城市的一種樹木,不僅美觀而且可以為市民提供陰涼消暑的地方;樹木很多部分能夠得到應用,尤其是花能夠做藥,也可以食用。
刺槐適應性強、生長迅速、養(yǎng)殖容易、用途廣泛,因而受到普遍歡迎。常作水土保持林、防護林、薪炭林等。刺槐尤其是在立地條件差、環(huán)境污染重的地區(qū),成為不可缺少的園林綠化樹種。
刺槐的繁殖非常簡單,苗圃育苗中主要用播種進行繁殖,在實際的生產種植當中,也可以用插扦、分株等多種方式進行,成活率也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