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多見不規(guī)則卵形石,結晶顆粒較粗,紋理清晰,畫面,對比色調強烈,備陽剛豪放氣概。色彩古樸如中國水墨畫的清高淡雅,尤其山水景觀石格外。由于粗獷,泰山石在適當?shù)囊曈X距離更顯現(xiàn)出中國畫大寫意的神韻。
雪浪石及泰山石是泰山母親的子孫,博得觀賞大雅之名,實得益于母體泰山在中華民族中的神山地位。炎黃先民在泰山布靈石,焚柴草,行祭禮,是屬原始的靈石崇拜。千來,上至天子權貴,下到鄉(xiāng)民游子,他們立泰山石行封禪大典,壓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神靈,取泰山石為基作臺,以泰山石鎮(zhèn)齋鎮(zhèn)館等,于是乎逐漸將對泰山的崇拜信仰與泰山的賞識文化自然聯(lián)合起來。
雪浪石,產(chǎn)于河北省定州市、曲陽縣、阜平雪浪谷等地。曲陽雪浪石,產(chǎn)于河北曲陽西部山區(qū)河谷中。該石是質地堅潤的花崗巖,屬水沖石,表面大都有相對平整,紋理線條流暢,石上黑白相間的色彩花紋顯得肅穆古樸,凝重深沉,黑者若大地如懸崖峭壁,白者類雪花似雪練飛瀑。體型多在1至5米左右,重量從幾噸到幾十噸不等,也有1米以下的鵝卵石狀者,重量在1噸左右。曲陽雪浪石有一個以上的觀賞面,較好的從任何角度均可觀賞,特適宜點綴各種園林綠地。
雪浪石的歷史探尋篇
雪浪石系出,
與五岳之尊的泰山石同起一脈同源同宗。
宋代地質學家杜綰說:
“中山府土中出石,灰黑,燥而無聲,溫然成質,
其紋多白脈籠絡,如披麻旋繞委曲之勢”。
公元1093年,蘇東坡任定州知州時,
巡視太行得一奇石,
但見黑質白脈,文如飛雪浪涌,
酷似當時兩位蜀地畫家孫位、孫知微所畫的“石澗奔流,
盡水之變”的雪浪圖,遂詩性大發(fā),
詠出“雪浪石”詩二首,
其中“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工不見雷斧痕”
等佳句成為后代賞石家們評判雪浪石高下的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