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玻璃耐火性能
隔熱型防火玻璃(A類)——耐火性能同時滿足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熱性要求的防火玻璃。
非隔熱型防火玻璃(C類)——耐火性能僅滿足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玻璃。
耐火完整性——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玻璃構件當其一面受火時,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焰和熱氣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現火焰的能力。
耐火隔熱性——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玻璃構件當其一面受火時,能在一定時間內使其背火面溫度不超過規(guī)定值的能力。
耐火極限——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玻璃構件從受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完整性或隔熱型要求時止的這段時間。
防火玻璃的隔熱與節(jié)能標準中的隔熱是不同的概念,防火玻璃的隔熱,也被稱為防熱輻射性能,是指在火災狀態(tài)下有效控制受火面空間的熱量傳遞到背火面空間。而幕墻節(jié)能的保溫隔熱性能,是指室內外產生溫差時,有效控制熱量傳導速度,以達到節(jié)能目的,也稱熱傳導系數K值。具有耐火隔熱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防火玻璃幕墻系統(tǒng),一般分為、乙級、丙級,其耐火隔熱性和耐火完整性分別為不小于1.50h、1.00h、0.50h,玻璃采用復合防火玻璃。
復合防火玻璃是用浮法玻璃(或半鋼化玻璃、鋼化玻璃),中間放入防火膠夾層,再通過特殊工藝加工制成的。當發(fā)生火情時,受火面玻璃遇到高溫后一定時間就炸裂了,中間的防火膠夾層會慢慢發(fā)泡膨脹,一般可以發(fā)泡膨脹到原來的十倍。雖然受火面的玻璃炸裂,但防火膠會在破裂的面板等沒有約束的方向膨脹,形成不透明的防火膠板,吸收火焰燃燒釋放的熱量,起到阻隔熱量傳遞的作用。復合防火玻璃是固定在鋼結構明框支承結構的槽口內的,鋼結構在遇到高溫的情況下,其槽口的剛度會變弱,可以適應復合防火玻璃的微膨脹需求。在火燒到一定時間后,防火膠受熱發(fā)泡膨脹脫落,進而導致下一片玻璃的破碎,下一片防火膠的受熱發(fā)泡膨脹,有效阻隔熱傳導由此形成耐火完整性和隔熱型要求。
隔熱型防火玻璃是一種在防火性能上同時具備隔熱功能的玻璃產品。它由兩層或多層玻璃之間夾有空氣或其他隔熱材料的中空層構成。這樣的設計可以有效地減少熱量的傳導,從而提供良好的隔熱效果。
隔熱型防火玻璃通過控制熱量的傳遞,在阻擋火焰和高溫的同時降低傳熱效應,有助于保護內部溫度和節(jié)能。它能夠滿足建筑物對防火要求的同時,提高建筑物的熱性能,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從表面上看,普通退火玻璃就具有防火功能,因為它不可燃、熔點高、能夠阻擋火焰穿透。但是,由于玻璃自身的脆性,受熱后易炸裂,碎片會從框架中脫出,從而無法阻擋火焰的穿過。因此,在建筑物中有防火要求的區(qū)域,對玻璃的防火要基于兩點考慮:是玻璃完整,不能破裂開口或洞穿,以免造成空氣流動促使直接火焰的蔓延;第二是玻璃自身完整,且不能由于傳熱使易燃材料著火,間接造成火勢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