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榆木都備受青睞,是上至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制作家具的。早期的榆木家具以供奉家具為主,如供桌供案,形制古拙,多陳設在寺廟、家祠等處,有部分也因此保留至今。流傳下來的一個榆木雕制的木盆,無漆無飾,經長久撫摸和空氣氧化,包漿油亮奪目,木紋蒼老遒勁。遺物,完整無缺,撫之心動如酥,老榆木家具背景墻,仿佛撫摸歲月滄桑的容顏,所以明清的榆木家具非常具有收藏。榆木通達、清晰的自然紋理就像一幅幅重山疊翠的風景畫,又仿佛是碧湖面上泛起層層漣漪,乍一看仿佛能瞬間遠離煩囂的都市,置身重山碧水之中,現(xiàn)代仿古榆木家具讓人在這繁華的都市中找到了一片屬于自己的青山綠水。仿古榆木家具,保留了明清家私的造型,收分有致,不虛飾,不夸耀,不越禮,方方正正,方中帶圓,自然得體,挺拔秀麗、剛柔相濟、洗練中顯出。有一些家具上還雕刻著生動的中國民間故事和以寓言為主的造型、紋飾,例如“壽字圖案”寓意吉祥,“圖案”代表福氣,可以將充滿優(yōu)雅的田園老榆木家具置放在居家的廳堂,這既是一種,也是一種美感。無論椅或案,都會為浪漫增添別具一格的懷舊色彩。
老榆木羅漢床好不好 ﹕
1、在民間,大家往往把“羅漢床”和“笑彌勒”聯(lián)絡在一起,這是因為“羅漢床”的外型與“笑彌勒”的身段較為類似,身形肥碩,蹙額大腹。因而“羅漢床”的外型大都廣大平坦,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 2 、“羅漢床”稱號俚俗,是漢代榻(坐具)的演化,隋經的日子是風俗席地而坐。宋代今后演化為垂足坐,盤腿打坐的式,可臥、可眠兼有坐之功用;
榆木有黃榆和紫榆之分。抽屜的內扣,取用靈芝形狀設計,方便伸拉,寓意吉祥如意。黃榆多見,木料新剖開時呈淡黃,隨年代久遠顏色逐步加深;而紫榆天生黑紫,色重者近似老紅木的顏色。所以,北方家具以老榆木板材為*宗,有擦蠟做,也有擦漆做。榆木與其它材質共生,山西、山東、河北、河南等古家具大省隨時可見榆木家具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