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測試】
背景:1938年Brunauer-Emmett-Teller提出多層吸附理論(BET方程),開啟比表面定量時代。
重要性:催化劑的活性、電池電極的離子傳輸效率直接取決于孔隙結構參數。
產品類型:MOFs材料、鋰電負極、分子篩。
檢測標準:ISO 9277(靜態(tài)容量法)、ASTM D4567(微孔材料)。
廣電計量能力:
1、美國康塔Autosorb-iQ三站分析儀;
2、介孔材料孔徑分布重復性RSD<1.5%;
3、完成某燃料電池催化劑比表面測試(850±10 m2/g)。
【原位紅外測試】
背景:1980年代原位紅外反應池商業(yè)化,實現催化反應動態(tài)監(jiān)測從“離線”到“在線”跨越。
重要性:實時捕捉反應中間體,揭示CO?加氫、SCR脫硝等反應機理。
產品類型:汽車尾氣催化劑、光催化材料。
檢測標準:定制化反應條件(溫度/壓力/氣氛)。
廣電計量可以提供的原位紅外測試-催化反應過程表面物種動態(tài)監(jiān)測服務。
【固相微萃取試驗】
背景:1989年Pawliszyn提出SPME概念,痕量有機物前處理技術,取代有毒溶劑萃取。
重要性:提升環(huán)境污染物檢測效率,滿足歐盟REACH法規(guī)ppb級限值要求。
產品類型:飲用水、海產品、塑料遷移物。
檢測標準:EPA 8270D(SVOCs)、GB 31604.1(食品接觸材料)。
廣電計量能力:
CTC PAL自動進樣器實現批量檢測;
建立雙酚A遷移量檢測方法(LOD 0.1μg/kg);
水體有機氯農藥檢測獲CNAS能力驗證。
【導熱系數測試】
背景:隨著5G芯片功率密度提升,熱管理材料性能評估需求爆發(fā)式增長。
重要性:導熱系數是散熱器選型的核心參數,偏差10%可導致器件壽命減半。
產品類型:氮化鋁陶瓷、熱界面材料、碳化硅復合材料。
檢測標準:ASTM E1461(激光閃射法)、ISO 22007-4(熱流計法)。
廣電計量能力:
1、德國NETZSCH LFA 467 HyperFlash?,溫度范圍-100~1100℃;
2、各向異性材料三維導熱分析;
3、動力電池包導熱膠測試精度±3%。
【氣體定性定量分析測試】
氣相色譜儀是一種多組份混合物的分離、分析工具,它是以氣體為流動相,采用沖洗法的柱色譜技術,當多組份的分析物質進入到色譜柱時,由于各組分在色譜 柱中的氣相和固定液液相間的分配系數不同,因此各組份在色譜柱的運行速度也就不同,經過一定的柱長后,順序離開色譜柱進入檢測器,經檢測后轉換為電信號送 至數據處理工作站,從而完成了對被測物質的定性定量分析。
服務背景:動力電池熱失控釋放氣體成分決定安全防護設計。
檢測重要性:識別HF、CO等劇毒氣體生成量。
檢測周期:3個工作日(常規(guī)氣體)/7個工作日(腐蝕性氣體)。
廣電計量能力:檢測項目同樣豐富,包括成分分析、對比分析、材料熱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此外,還有純度、過氧化物、總烴發(fā)熱量、水分、沃泊指數、成分含量、密度、未知氣體和硫化物等常規(guī)檢測項目。
【熱裂解測試】
背景:20世紀60年代高分子材料興起,熱裂解技術突破傳統(tǒng)溶解法限制,實現交聯聚合物快速解析。
重要性:揭示材料熱分解機理,為塑料回收分類、產品失效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產品類型:輪胎橡膠、電子封裝膠、碳纖維復合材料。
檢測標準:ISO 11358(TGA失重)、ASTM D3452(Py-GC/MS)。
廣電計量能力:
識別橡膠中天然膠/合成膠比例(精度±3%);
開發(fā)阻燃材料裂解路徑溯源方法。
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