銠鍍層硬度高(7500~9000MPa),耐磨,耐腐蝕,接觸電阻穩(wěn)定。鍍銠復合材料是優(yōu)良的電接觸材料,銠還可用于飾品和其他工業(yè)儀器、氣敏元件的鍍層。銠可與鉑、鈀等金屬形成固溶體,對基體起固溶強化作用,提高基體的熔點、再結晶溫度和抗腐蝕性,減少氧化揮發(fā)損失,其中鉑銠合金是優(yōu)良的貴金屬測溫材料;銠與鈦、鋯、鉿、鉭、鈮等金屬形成的化合物對含銠合金起彌散強化作用,增加熱穩(wěn)定性;銥中加銠可改善銥的加工性能。加工硬化率高,熱加工成一定尺寸后可以冷加工。但價格昂貴,除特殊使用外,通常只作為添加元素使用。
我國鉑族金屬礦床類型多樣,但大部分儲量集中于共生或伴生礦。我國鉑族金屬礦床類型有巖漿熔離型、熱液再造型和砂鉑礦,還有一些含在黑色巖系、熱液或夕卡巖型多金屬礦床及斑巖銅鉬礦中。
鉑系元素在汽車工業(yè)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制成催化劑來凈化汽車尾氣.催化劑產生至今,分別經歷了代Pt/Pd氧化型催化劑、第二代Pt/Rh雙金屬和第三代Pt/Rh/Pd三金屬三效催化劑。
現階段,廢貴金屬催化劑銠的回收方法可分為下述兩種方式。,濕法回收。濕法回收涵蓋了萃取法、沉淀法、氧化蒸餾法、洗滌法等多種方法,各個方法均各有利弊,需要與廢貴金屬催化劑的性質特點相結合進行合理選擇,也有報道將幾種分離工藝耦合以獲得更優(yōu)的銠回收率。第二,火法回收。火法回收法主要包括熔煉法和燃燒法,其中熔煉法指的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下將貴金屬和載體分離后進行回收;燃燒法適用于載體為碳質的催化劑,燃盡載體后進行貴金屬的提取和回收。
氧化法也是一種從廢貴金屬催化劑中回收貴金屬的方法。其主要依賴于強氧化劑對貴金屬的浸取從而完成對貴金屬離子的溶解和富集,以氯氣、王水、濃硫酸等為主。這種方法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就被廣泛應用于貴金屬的分離與提純。但因其在反應過程中會有大量氮氧化物、氯氣等有毒有害氣體的生成,因而逐步被其他方法所取代。對于廢銠催化劑,因銠本身化學性質穩(wěn)定,難以在強氧化環(huán)境中溶解,需要重復多次對其進行氧化,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廢氣量大、溶解度小,不易于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溶解、精煉和富集。
萃取法具有分離效果好、回收率高的優(yōu)勢,主要是在水相中使用有機萃取劑將預處理后的銠配位離子萃取出來。但銠除在不同氧化環(huán)境中會表現出不同的氧化價態(tài)外,還會隨環(huán)境酸度、氯離子濃度等發(fā)生水合或羥合,呈現出順式、反式或者多核結構,這種化學性質導致其難以保持穩(wěn)定的價態(tài)和物種,為萃取分離提純帶來了困難?,F階段主要通過使用TBP、TRPO分離Rh(Ⅲ),這意味著在萃取使用前需要嚴格控制銠的價態(tài)變化,對工業(yè)化生產提出了挑戰(zhàn),但也有望成為未來分離回收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