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種植用如金生物有機肥增肥增產廠家直發(fā)
產品名稱 |
如金品牌益生菌,生物肥料,生物有機肥,發(fā)酵床 |
面向地區(qū) |
|
柑橘上的害蟲種類大全
1、黑蚱蟬:黑蚱蟬,又叫知了,屬同翅目蟬科。其成蟲刺吸柑橘幼嫩枝條的汁液,并將產卵器刺入小枝條的木質部產卵, 造成鋸齒拉過狀的產卵窩, 直接破壞了枝條水分、 養(yǎng)分的輸送, 導致枝枯枯萎、落葉落果。 危害的枝條多為當年或次年的結果母枝,對當年和次年的產量都會產生影響。
6-8月是蟬危害的高峰期,成蟲白天常在苦楝樹、麻楝樹干上群集棲息, 晚間則有趨火光的習性。若蟲生活于地下, 吸取根部汁液, 使根生長受損, 影響水分和養(yǎng)分吸收,造成樹勢弱、抽梢少、落花落果等。
2、蝽蟓:蝽蟓,又叫臭屁蟲、臭大姐,屬于半翅目,危害柑橘的主要是稻綠蝽蟓,其成蟲、若蟲將針狀口器插入嫩枝、幼莖及 花、果、葉組織內,吸食汁液, 危害嚴重時可造成植株生長緩滯,枝葉萎縮,甚至花果脫落。
蝽蟓具有遷飛的特點,每年柑桔園蝽蟓的大量發(fā)生,與夏、秋兩季水稻收割后在稻田為害的成蟲遷飛密切相關。每年的7月-8月上旬,是廣東柑桔園各種蝽蟓產卵與孵化盛期,農戶可抓緊此防治良機。
3、卷葉蛾:柑桔卷葉蛾又叫 “餃子蟲”、 “鉆果心蟲”,鱗翅目卷蛾科,以幼蟲為害柑桔新梢的嫩芽、嫩葉、花和果實,常吐絲將葉卷折,或將數片葉、數個花蕾黏結在一起形成蟲苞,將葉片咬成缺刻或穿孔。同時,卷葉蛾的幼蟲還具有轉果、轉葉為害的特性。
成蟲白天潛伏在隱蔽處,夜間活動,喜食糖蜜并具趨光性。幼蟲遇驚后可吐絲下垂,或彈跳逃跑,或迅速向后爬行。柑橘謝花后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5~6月幼果期)、果實著色期(9~10月),為幼蟲的盛發(fā)階段,也是生物防治和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
4、吸果夜蛾:吸果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主要以成蟲危害成熟的果實,成蟲夜間飛往果園危害果實,以針狀口器刺果吸液,被刺傷口逐漸軟腐成水漬狀,后導致果實腐爛脫落。危害較重時,果子受害率可達20-30%,造成嚴重減產,引起高度重視。
成蟲夜間進入果園活動為害,21:00-23:00為活動高峰期,天亮前后即飛離果園,潛伏在雜草、籬笆等處。危害的高峰期基本都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以后隨著溫度的下降和果實的采摘,危害減少和終止。
5、煙青蟲、棉鈴蟲 :煙青蟲、棉鈴蟲同屬鱗翅目夜蛾科。主要以幼蟲蛀食花、果危害,為蛀果類害蟲。危害柑橘幼果時,整個幼蟲鉆入果內,啃食果皮、胎座,并在果內綴絲,排留大量糞便,使果實不能食用。
煙青蟲、棉鈴蟲幼蟲在春、秋兩季發(fā)生,以4-5月較為普遍,先咬食春梢葉片,繼之咬食幼果。 初齡幼蟲晝夜取食,3齡后食量增大,能轉株、轉果為害,白天多潛伏于寄主葉下或土縫間,夜間活動危害。幼蟲有自殘性和假死性。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