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卡丁車不僅可以給駕駛者帶來身體上、視覺上的高度刺激和樂趣,還是對青少年實施技能教育,培養(yǎng)他們不畏艱苦及挫折而勇于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自覺遵守紀律和各項法規(guī)、樹立良好道德觀念、適應社會發(fā)展普及汽車駕駛技術、汽車基礎理論知識和機械常識、提高動手能力的好課堂。
卡丁車的英文原意是指“有車箱或無車箱的微型汽車,車輪立持久地接觸地面,后兩輪驅動前兩輪導向”??ǘ≤囀侵T多賽車種類中的微型賽車,外型小巧,結構簡單,是賽車運動中低的起步運動,是進入F-1方程式賽車的“搖籃”。在歐洲也稱“迷你方程式”。在早的時候,卡丁車是一些父母設計出來供子女在后花園或大型停車場玩耍的玩具,初是用剪草機改裝而成,設備及發(fā)動機均非常簡單。漸漸地卡丁車在性能及場地安全方面不斷地改良及轉型,再加上可供標準比賽用的場地紛紛落成,基于其入門技術及費用要求不是很高,所以迅速發(fā)展為一項老幼均宜的運動項目,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國際性賽事更應運而生。其中具代表性的賽事是“全歐洲卡丁車錦標賽”和“日本錦標賽”。安全性方面,由于卡丁車的重心非常低,易于操控;所以,卡丁車可算是于賽車運動中安全的一種車型。
室內(nèi)卡丁車賽道:長至少600米,寬至少6米。 室外卡丁車賽道:無變速箱卡丁車用:長多1500米,寬至少8米,直線段多170米 變速箱卡丁車用:長多2500米,寬至少8米,直線段長度不限
卡丁車是英文KARTING的譯音,意為微型運動汽車,卡丁車運動于1940年在東歐開始出現(xiàn),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才在歐美普及并迅速發(fā)展起來。它的結構極其簡單一個車架,一臺兩沖程發(fā)動機,四個立車輪便構成了卡丁車的全部。因其具有易于駕駛,安全而又刺激的特點,所以迅速世界, 1962年由國際汽車聯(lián)合會巴萊斯特創(chuàng)議成立了國際汽車聯(lián)合會卡丁車,后更名為世界卡丁車聯(lián)合會。
根據(jù)國際卡丁車(CIK)頒布的技術規(guī)則的規(guī)定??ǘ≤噷V浮耙孕⌒推蜋C或電動機為動力,使用大直徑小于350mm的充氣輪胎,距地面總高度(不含頭枕)小于650mm,前輪導向,后輪驅動,無差速裝置和避震結構,四輪持久接觸地面,由人駕駛的單座微型賽車。 國際卡丁車關于卡丁車的定義規(guī)定了卡丁車的屬性范圍: 1、卡丁車是賽車的一種。它的動力按目前的國際規(guī)則只能是小型汽油機或電動機,使用柴油機或其他類型動力裝置的不屬于卡丁車的范疇。 2、距地面總高度(不含頭枕)小于650mm,兩前輪導向,兩后輪驅動,無差速裝置,四輪持久接觸地面,這是卡丁車的基本結構特征。距地面總高度大于650mm的“高卡車”和導向、驅動、差速裝置不符合卡丁車定義的都不是卡丁車。 3、由人駕駛的單座”是卡丁車的基本特征。在公園里兒童乘坐的兩座車,兩排車都不是卡丁車。
充氣輪胎的尺寸是卡丁車的基本特征。洲際E級ICE卡丁車和E級方程式EF卡丁車輪胎大直徑為350mm,輪胎大寬度為250mm,洲際A級少年組ICA/J卡丁車后輪胎寬度為185mm。競賽類卡丁車,前輪胎大直徑為280mm,大寬度為135mm,后輪胎大直徑為300mm,大寬度為215mm。使用的充氣輪胎不符合這個尺寸規(guī)定的也不能稱其為卡丁車。駛卡丁車開始,步入車壇。所以卡丁車又被喻為“F1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