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白雪公主F1,進口蘆筍苗F1代,蘆筍種子F1代,蘆筍種子,進口蘆筍種子,蘆筍苗F1代,進口蘆筍苗子,進口蘆筍幼苗,進口蘆筍種苗,蘆筍苗,進口蘆筍苗,蘆筍,進口蘆筍,蘆筍幼苗,蘆筍苗子,蘆筍種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小苗苗齡為60~80天,苗高30~40厘米,莖數3~5個。一般于寒冷季節(jié)在保護地中播種,終霜后定植于大田,以利于延長年內的生長季節(jié)。這種小苗定植方便,省時、省工,且不會傷根,不易感染土壤病害。栽后的植株生長發(fā)育迅速,可大大縮短株叢養(yǎng)成期。一般在長江流域及華北地區(qū)于2~3月播種,5月定植,翌年即可開始采收。但在定植初年,田間枝葉覆蓋度低,易受草害,且栽植淺,植株容易倒伏,因此,管理上要注意防除雜草,并進行多次培土。
蘆筍蒸騰量小,根系發(fā)達,比較耐旱。但在采筍期過于干旱,必然導致嫩莖細弱,生長芽回縮,嚴重減產。蘆筍極不耐澇,積水會導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塊應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蘆筍適于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層深厚、保肥保水、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良好。蘆筍能耐輕度鹽堿,但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植株發(fā)育受到明顯影響,吸收根萎縮,莖葉細弱,逐漸枯死。蘆筍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凡pH為5.5~7.8之間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為適宜。 [2]
蘆筍的莖分為地下根狀莖、鱗芽和地上莖三部分。地下根狀莖是短縮的變態(tài)莖,多水平生長。當分枝密集后,新生分枝向上生長,使根盤上升。肉質貯藏根著生在根狀莖上。根狀莖有許多節(jié),節(jié)上的芽被鱗片包著,故稱鱗芽。根狀莖的先端鱗芽多聚生,形成鱗芽群,鱗芽萌發(fā)形成鱗莖產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莖是肉質莖,其嫩莖就是產品。
肉質貯藏根上發(fā)生須狀吸收根。須狀吸收根壽命短,在高溫、干旱、土壤返鹽或酸堿不適及水分過多、空氣不足等不良條件下,隨時都會發(fā)生萎縮。蘆筍根群發(fā)達,在土壤中橫向伸展可達3米左右,縱深2米左右。但大部分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內的耕作層里。
苗床管理應以調節(jié)溫濕度、培育壯苗、防治病蟲為中心。出苗前床溫白天20-30度,晚上不低于12度。前70%幼苗出土時去除平鋪地膜并逐步通風煉苗。當幼苗高20厘米左右時,可采取通風不揭膜的辦法,使幼苗適應外界環(huán)境。此期保持苗床濕潤。幼苗瘦弱應補施苗肥,肥水結合。及時去除苗床雜草,發(fā)現蚜蟲等危害及時噴藥防治。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