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山東聚丙烯酰胺,山東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批發(fā),聚丙烯酰胺供應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該產品俗稱絮凝劑或凝聚劑,是線狀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在300-2500萬之間,固體產品外觀為白色粉顆,液態(tài)為無色粘稠膠體狀,易溶于水,幾乎不溶于有機溶劑。應用時宜在常溫下溶解,溫度超過150℃時易分解。屬非危險品、、無腐蝕性。固體PAM有吸濕性、絮凝性、粘合性、降阻性、增稠性、同時穩(wěn)定性好。
PAM沉淀的技術流程
沉淀是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生成了不溶于反應物所在溶液的物質。從字意上理解就是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質,可以這是一種物理過程,簡便易行,效果良好,是污水處理的重要技術之一。
根據懸浮物質的性質、濃度及絮聚丙烯酰胺凝性能,沉淀可以分為:自然沉淀,絮凝沉淀,區(qū)域沉淀。域沉淀的懸浮顆泣濃度較高(5000mg/L以上),顆粒的沉降受到周圍其它顆粒影響,顆粒間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形成一個整體共同下沉,與澄清水之間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與污泥濃縮池中均有區(qū)域沉淀發(fā)生。
產品分類
1、按照形態(tài):分為干粉和膠體兩種,干粉為白色或灰色粉末,膠體為淺黃色,溶解后才能應用,因此具備有良好溶解性的PAM。
2、按照離子度:可分為陰離子型APAM(分子量在1800-2000萬)、陽離子型CPAM(分子量在1000萬)、兩性離子型Am-PAM和非離子型NPAM。粉狀含固量大于92%,相對分子質量為(500-800)×104,膠體含固量為(8±0.2)%。
產品外觀:為應玻璃狀固體(d4231.032)。由于PAM鏈通過-CONH2締合,使鏈間分離困難。因此PAM玻璃化溫度較高,一般大于200°C。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可縮寫為PAM或PAAM),化學式-[CH2CH]nCONH2-,是由丙烯酰胺單體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丙烯酰胺需要用良好藥品實驗研究規(guī)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 GLP)處理以避免毒性。聚丙烯酰胺本身不是有毒的,而且須在非常高的溫度下經過一段長的時間才會非常少量分解還原為丙烯酰胺單體(AAG),所以在人體不會分解還原為AAG。至于丙烯酰胺單體是種神經毒素(neurotoxin), 因此建議需要小心處理。醫(yī)療器材為高吸水性物質,產生膠狀物質可應用于聚丙酰胺胺凝膠電泳制造隱形眼鏡、化妝品及個人用品。它也會被用作為增稠劑和懸浮劑。
聚丙烯酰胺應用:
聚丙烯酰胺是丙烯酰胺均聚物或與其他單體共聚的聚合物統(tǒng)稱,聚丙烯酰胺(PAM)是水溶性高分子中應用廣泛的品種之一。
聚丙烯酰胺普遍應用于石油開采、造紙、水處理、紡織、醫(yī)藥、農業(yè)等行業(yè)。據統(tǒng)計,全球聚丙烯酰胺(PAM)的總產量中的37%用于廢水處理,27%用于石油工業(yè),18%用于造紙工業(yè)。
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易溶于冷水,其水溶液的黏度與濃度近似于對數(shù)關系(即直線關系),高相對分子質量及相對分子質量(大于2000×10)的聚丙烯酰胺(PAM)具有很高的黏度,其水溶液對電解質有很好的容忍性。
聚丙烯酰胺作用原理:
聚丙烯酰胺分子鏈很長,使其能再兩個粒子之間的架橋,加速粒子的沉降,是很好的絮凝劑。
工業(yè)上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由丙烯酰胺自由基聚合制造,聚合方法按單體在介質中的分散狀態(tài),分為本體聚合、溶液聚合、懸浮聚合和乳液聚合。
按單體和聚合物的溶解狀態(tài)分為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聚丙烯酰胺產品有三大劑型:水溶液膠體、粉狀和乳液。
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其分子主鏈上帶有大量側基——酰胺基,酰胺基的化學活性很高,可與多種化合物反應產生許多聚丙烯酰胺衍生物。
酰胺基能與多種特定的化合物形成很強的氫鍵,因此它不僅有絮凝性、增稠性、表面活性等性能,而且還可以通過它的酰胺基水解轉化為含有羧基的聚合物,成為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與甲醛反應生成的羥甲基化聚丙烯酰胺,是重要的交聯(lián)單體。
聚丙烯酰胺(PAM)是丙烯酰胺均聚物或與其他單體共聚而得聚合物的統(tǒng)稱,是水溶性高分子中應用廣泛的品種之一。由于聚丙烯酰胺結構單元中含有酰胺基、易形成氫鍵、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很高的化學活性,易通過接枝或交聯(lián)得到支鏈或網狀結構的多種改性物,在石油開采、水處理、紡織、造紙、選礦、醫(yī)藥、農業(yè)等行業(yè)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有“百業(yè)助劑”之稱。國外主要應用領域為水處理、造紙、礦山、冶金等;國內目前用量大的是采油領域,用量增長快的是水處理領域和造紙領域。
聚丙烯酰胺的作用機理一般認為是吸附-電中和-架橋,但電中和不是主要機理。在絮凝過程中,高分子濃度較低時,吸附在顆粒表面上的高分子長鏈可能同時吸附在另一個顆粒表面上,通過架橋方式將兩個或更多的微粒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導致絮凝,這就是發(fā)生高分子絮凝作用的架橋機理。架橋的必要條件是顆粒上存在空白表面,如果溶液中的高分子濃度很大,顆粒表面已完全被所吸附的高分子所覆蓋,則顆粒不會再通過架橋而絮凝,此時高分子起的是保護作用。所以,高分子絮凝劑加入量存在佳范圍,超過佳范圍,絮凝效果反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