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花椒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大紅袍花椒花椒膏藥病花椒膏藥病是花椒的一種常見病,其病原為擔子菌亞門的隔擔耳。擔子果似膏藥狀,緊帖在花椒樹枝干上。輕者使枝干生長不良,掛果少;重者導致枝干枯死。在很多地區(qū),花椒枝干及整株枯死,掛果少,結果小都與膏藥病有關。膏藥病的發(fā)生與樹齡、濕度及品種有關。據(jù)調查,花椒膏藥病主要發(fā)生在蔭蔽、潮濕的成年椒園;另外,該病發(fā)生與介殼蟲危害有關,膏藥病以介殼蟲分泌的蜜露為營養(yǎng),故介殼蟲危害嚴重的椒園,膏藥病發(fā)病嚴重
花椒苗是一種喜溫的樹種,在生長發(fā)育階段,都需要較高溫度,同時也較耐寒,耐旱。據(jù)有關資料記載一年生的花椒苗或枝條在-18℃的低溫,萌芽期怕晚霜。冬季怕寒流,94年春發(fā)生一次寒流,好些地方,有椒樹或苗凍死的現(xiàn)象,1625年明萬歷年間志記載有“載椒者多于埝邊、一根枝半在空、不至傷水也”。說明我市植椒歷史悠久,和耐寒的特性。
有些群眾說苗子不變,原因是幼苗毛須細根短,遠處水肥吸收不上。墑墑大,栽時踏得太狠,土壤板結,營養(yǎng)進不去,根長不出來。對于多年生的中年樹的移植方法是:移栽前如天干,應在樹下灌水,使土塊結體與根間,(雨天不說)再在移栽的地點挖坑,灌水(一般大小由移植樹而定)在要移的樹下用腳踏實,距離椒桿1米來遠,環(huán)形向下,逐深偏挖下內(nèi)1米,靠近堰邊,不足一米平地稍加深點。挖時盡量不要傷損樹的根系和枝條。后再繩子綁于樹基,穿上木棍,連根部的土移植。選覆土,再灌水,這樣方法成活12%
一般年防雨量達400——600毫米地區(qū),發(fā)育正常,生長良好。若水肥條件良好,其生長更為理想。遇到干旱氣候,也便發(fā)生萎蔫,短期內(nèi)遇雨仍能恢復生長?;ń废菜蜐常L期積水和洪水淤積均能使花椒苗致死,忌暴風,故在山頂、風口、高山、過于蔭寒地區(qū)不宜栽植,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喜深厚肥沃、濕潤的沙質土壤中生長良好。在山地與鈣質土壤上生長更佳。
花椒苗耐干旱瘠薄,特別適宜于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等栽植??茖W栽植花椒樹也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加農(nóng)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一、栽培管理擴穴施肥:初春土壤解凍后,將花椒苗根系周圍的土壤深刨30—50厘米,每株施有機肥30千克左右;4月中旬萌芽期、7月下旬采果后,每株各施標準化肥0.4千克。施肥后及時澆一遍透水。
二、科學采收采收時間及方法:花椒果實成熟期一般在立秋至處暑前后。花椒成熟時,果皮呈紫紅色或淡紅色,果皮縫合線突起,少量開裂,種子黑色光亮。可聞到濃郁的麻香味,這是適宜的采收時期,采收果實一般是用手摘或剪子剪。采摘時不要怕刺,一只手捏住椒枝,另一只手的拇指與食指折斷花椒粒的總柄。這樣采摘后的椒樹翌年結椒更繁、粒大色艷。光摘椒粒,留下椒粒總柄,翌年結椒稀、色不艷,容易造成減產(chǎn)。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