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天鵝絨紫薇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天鵝絨紫薇根系發(fā)達,生長速度快,蘇南地區(qū)植物氣候下每年地徑可生長1.5-2.1公分,福建地區(qū)每年地徑可生長1.8-2.5公分。葉片質(zhì)地厚實,新葉嫩紅,老葉墨綠,新老葉交替之時 ,嫩墨綠略帶紫色,枝條完全木質(zhì)化可耐零下22.2度低溫。圓錐型花序,長可達50cm,花密看不見葉子。樹型直立性強,側(cè)枝呈斜45度向上生長,不下垂。
土壤應以疏松透氣,肥沃土壤為主,土壤ph值(酸堿度)在弱酸性土或中性土適宜生長(6.0-8.0),ph>8.0也可生長,但好對土壤進行改良,土壤土層要厚,土質(zhì)疏松可促進根系生長,植株生長遵循根冠平衡,板結(jié)土壤會影響苗木長勢。種植前應施底肥以2-4噸發(fā)酵過的羊糞或150斤豆粕和200斤復合肥為主,每席地按1.2米或1.6米寬度為宜,小苗種植株行距以30*40cm為宜,定植苗以60*120cm(1*1.5m,1.2*1.5m)適中,(寬行密株),苗木栽植后一定要澆定根水。
裸根移栽,好的季節(jié)在秋季落葉后至次年的春季期間,把紫薇的樹根進行修剪,之后放在碧護,托布津,泥漿配比好的溶液中浸泡2分鐘,之后種植前,按照之前程序,平整土地,施加農(nóng)家肥和復合肥來增加土壤的肥力,種植株行距可以1.2m高定植苗為例定植,按1m*1.2m株行距可定植3-4年,澆透水。
主干分層形:這種樹形需要明顯的主干和主枝主干分層形。主枝均勻地分布在主干上,一般選留3-5個主枝,在每個主枝分別選留1-2個側(cè)枝,把無用,擾亂樹形的枝條剪掉。這種樹形符合紫薇的自然發(fā)育規(guī)律,樹高冠大,適宜于庭院栽培和孤植。
紫薇(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別名:癢癢花、癢癢樹、紫金花、紫蘭花、蚊子花、西洋水楊梅、百日紅、無皮樹。是雙子葉植物綱、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ㄆ?-9月,果期9-12月。紫薇樹姿優(yōu)美,樹干光滑潔凈,花色艷麗;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jié),花期長,故有“百日紅”之稱,又有“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贊語,是觀花、觀干、觀根的盆景良材;根、皮、葉、花皆可入藥。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纖細,具4棱,略成翅狀。葉互生或有時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闊矩圓形或倒卵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短尖或鈍形,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側(cè)脈3-7對,小脈不明顯;無柄或葉柄很短。
花色玫紅、大紅、深粉紅、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ㄆ?-9月,果期9-12月。
紫薇其喜暖濕氣候,喜光,略耐陰,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好生于略有濕氣之地,亦耐干旱,忌澇,忌種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濕地方,性喜溫暖,而能抗寒,萌蘗性強。紫薇還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及氯氣的抗性較強。 半陰生,喜生于肥沃濕潤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論鈣質(zhì)土或酸性土都生長良好。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