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白刺,白刺樹苗,白刺苗子,白刺樹苗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防護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圓球形 |
樹型 |
圓柱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果 |
白刺為蒺藜科、屬落葉性小灌木,多分枝,平臥,其枝條灰白色,先端針刺狀,老枝單葉互生,密生在嫩枝上,4~5簇生;葉線形,長1~2厘米,先端鈍,基部斜楔形,全緣,表面灰綠色,背面淡綠色,肉質,被細絹毛,無葉柄;花序頂生,蝎尾狀聚傘花序,萼綠色,萼片三角形,花瓣黃白色;果實近球形,徑5mm左右,果實成熟時初為紅色,后為褐色,酸、澀,有甜味,含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花期5~6月,果熟期7~8月。
白刺苗,中國古名為東廧、沙蓬米,俗名沙櫻桃。白刺苗果實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并且用藥歷史悠久。我國古書中對白刺藥用價值多有記載,記載事實與現(xiàn)代藥物記載和民間流傳的經驗大致相同。白刺果性溫、味甘、微酸,白刺果實現(xiàn)代入藥記載于《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是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多用于民間。在《中藥大辭典》中稱為卡密,以果熟時采收,曬干入藥。具有健脾胃、滋補強壯、調經的功能,主治身體瘦弱、氣血兩虧、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感冒、神經衰弱、氣血兩虧、月經不調、虛寒腰痛等癥,還具有降壓、催乳等功能。白刺葉則作為民間藥用于神經痛和心律不齊等癥。
現(xiàn)代藥物化學研究證明,白刺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黃酮及其衍生物能維持血管正常的滲透壓,有防止血管脆化的作用,具有顯著降低高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其次黃酮類化合物對多種炎癥均有良好的效果。
白刺是干旱荒漠區(qū)重要的建群植物,是優(yōu)良的防風固沙造林樹種及飼用植物,是藥食兩用的水果,其生態(tài)價值和經濟價值較高。
白刺的葉、果、枝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不僅是畜牧業(yè)的可貴飼料,而且是十分理想的醫(yī)療保健和食品飲料工業(yè)的寶貴原料。且白刺本身又具的抗逆性,故保護白刺資源,不僅有著重要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著很高的生態(tài)價值和社會價值。
白刺苗為落葉小灌木,株高0.5-2.0m,在重鹽堿地上甚至呈匍匐狀態(tài)生長。它枝條灰白色,先端針刺狀,老枝單葉互生,嫩枝上的葉4-6枚簇生,葉線形,倒披針形或匙形,全緣;花5片,白色或淡黃色;漿果狀核果,成熟時果實為暗蘭色,外皮皮薄、中果皮肉質多漿,內果皮堅硬核狀,果枝上有稀疏且淺的孔穴。
貨源地?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
是苗圃自產自銷嗎?是的。
產量多少?300萬株。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