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叢生紅葉李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米;多分枝,枝條細長,開展,暗灰色,有時有棘刺;小枝暗紅色,無毛;冬芽卵圓形,先端急尖,有數(shù)枚覆瓦狀排列鱗片,紫紅色,有時鱗 片邊緣有稀疏緣毛。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極稀橢圓狀披針形,長(2)3-6厘米,寬2-3(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圓鈍鋸 齒,有時混有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中脈微下陷,下面顏色較淡,除沿中脈有柔毛或脈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無毛,中脈和側脈均突起,側脈5-8對;葉柄 長6-12毫米,通常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無腺;托葉膜質,披針形,先端漸尖,邊有帶腺細鋸齒,早落。
紫葉李原產(chǎn)新疆,生長于山坡林中或多石礫的坡地以及峽谷水邊等處,海拔800-2000米。中亞、天山、伊朗、小亞細亞、巴爾干半島均有分布。原產(chǎn)亞洲西南部,中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qū)廣為種植。
苗圃地應選擇排灌和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土層要求為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整地前,每畝地均勻撒施1至1.5噸腐熟農(nóng)家肥,并用50%多菌靈1500克或高錳酸鉀兌水撒于土中,進行土壤殺菌消毒;再用4000克50%鋅硫磷顆粒劑撒施殺滅地下害蟲。然后深耕、細耙、整平土地,清除雜草廢農(nóng)膜等雜物,做畦。畦長根據(jù)圃地而定,畦寬1米;畦與畦之間留溝,溝寬0.3米,深0.2米。做好后稍加鎮(zhèn)壓,將畦面中耕耙平,準備扦插。
叢生紅葉李的用量還是比較大的,這種苗子在種植的時候可以培養(yǎng)矮分枝紅葉李,將一些樹形比較差或者是中等粗度的紅葉李在離地面30cm以上的位置全部鋸斷,一般在秋季或者冬季鋸桿培育,鋸桿后保留較短的主干,使其分生側枝,這樣就會使紅葉李枝條密集,再進行培育,慢慢的就會形成地籠叢生樹形,這種方法很簡單,如果是剛剛嘗試培育叢生紅葉李的新手,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
叢生紅葉李種植密度是按照它的樹冠大小和它的枝條茂密度來計算的,叢生紅葉李的種植密度不宜過大,因為其苗子的冠幅相對桿樹形要大一些,需要給其留足生長空間,叢生紅葉李比較常見的規(guī)格有樹冠150cm、200cm、250cm、300cm、350cm的苗子等,在綠化中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樹苗。
紫葉李喜歡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在生長期要充分澆水。7,8月由于降水量大,可以不澆水,并且還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爛根。進入秋季以后,控制澆水,不然水過大促使枝條徒長,進而在冬季很容易出現(xiàn)凍害。紫葉李喜肥,在每年澆封凍水前,可以施入一些農(nóng)家肥,可以促使植株生長茂盛。不過,紫葉李雖然有喜肥的特性,每年只需要在秋末的時候適量施一次肥即可,因為一旦施肥次數(shù)過多或是量過大,就容易使葉片顏色變暗而不鮮亮,降低觀賞價值。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