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
應急救援消防艙,應急救援系統(tǒng)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材質 |
金屬 |
工藝 |
機加工 |
貨架結構 |
層架 |
加工定制 |
是 |
適用 |
所有 |
顏色 |
黑色 |
真火實訓系統(tǒng)應包括場地、航空器模型、點火系統(tǒng)、燃料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配電系統(tǒng)和輔助系統(tǒng)。
火災場景需求:
:駕駛艙火災、貨艙火災(前后貨艙2個火點)、機艙頂部跳火、座椅火災(2個火點),發(fā)動機火災(左右發(fā)動機各1個火點)、地面流淌火災、起落架火災(前后各1個火點)。
可選:行李架火災,機身火災(機身頂部前中后部3個火點)。
在每個火點應設置煙霧裝置,APU不設火點但需設置煙霧裝置。
供水需求
場地供水選用消防栓、水鶴等設備供水,水量與水壓不低于4個壓。
排水需求
場地設置排水設施。航空器真火實訓系統(tǒng)應設置大排水量的排水設施,日常訓練過程中會使用水和泡沫滅火劑
場地基本情況要求
場地地面承載 機場消防救援車滿載狀態(tài)下場地承載情況,不應出現(xiàn)塌陷、晃動等情況
混凝土使用 場地使用混凝土進行硬化處理
排水設施及污水處理措施 場地應根據(jù)設備特點進行深化設計,設置有蓋板的排水設施,采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且蓋板應承受機場消防救援車滿載運行
航空器模型內部要求
火點附近受火焰沖擊區(qū)域耐火性 火點附近受火焰沖擊區(qū)域應提供火點區(qū)域耐火性測試報告
內部地面 航空器模型內部地面應設置防滑措施
座椅、行李架 航空器模型內部的座椅、行李架等人員通行的區(qū)域應進行無棱角處理
艙門 航空器模型內部艙門等人員可通行的非封閉空間危險區(qū)域應設置防護欄桿或其他防護裝置
緊急停止開關 航空器模型內的每個訓練出入口區(qū)域、火點附近區(qū)域應配備緊急停止開關。
溫度傳感器位置 溫度傳感器應安裝于距離航空器模型內部地板1m高,距出火點邊緣2米的位置,測量允許誤差±5%。
排水系統(tǒng) 航空器模型內應設置排水系統(tǒng)
排煙口設置 航空器模型內應設置高位排煙口直通艙外,應在3min內完成排煙,能見度升至10m
通風設置 航空器模型內應設置低位通風口
駕駛艙窗口和機艙尾部設置為可開啟狀態(tài)
氣體探測和報警系統(tǒng) 航空器模型內應設置氣體探測和報警系統(tǒng)
航空器模型內氣體燃料濃度增至爆炸下限的25%時,航空器真火實訓系統(tǒng)應自動關閉所有燃料閥門,通風系統(tǒng)運行至少3min或讓通風系統(tǒng)運行至氣體濃度降至爆炸下限的10%以下,以時間較長為準。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采用紅外攝像頭,且耐高溫
視頻監(jiān)控攝像頭的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65
點火裝置要求
點火器材料使用 點火器使用材料應為耐火、耐高溫材料
點火器防水保護 點火器應配備立的防水保護裝置
點火要求 在機場消防救援車頂炮全流量沖擊下,艙外火點應能夠重復點火;在水槍大壓力沖擊下,艙內火點應能夠重復點火
引火源設置 每個火點應設置引火源
引火源監(jiān)測裝置 燃燒器控制裝置內應設置引火源監(jiān)測裝置,當引火源信號關閉時,燃料閥自動關閉
地面流淌火燃燒器設置 地面流淌火使用的燃燒器設置于地面以下。
發(fā)煙裝置 每個火點配套設置發(fā)煙點
啟東珍新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2年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