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的集成電路制造,為了降低器件熱阻、提高工作散熱及冷卻能力、便于封裝,在硅晶圓正面制作完集成電路后,需要進行背面減薄。晶圓的背面研磨工藝,是在晶圓的正面貼一層膜保護已經(jīng)制作好的集成電路,然后通過研磨機來進行減薄。晶圓背面研磨減薄后,表面會形成一層損傷層,且翹曲度高,容易破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晶圓背面進行濕法硅腐蝕,去除損傷層,釋放晶圓應力,減小翹曲度及使表面粗糙化。使用槽式的濕法機臺腐蝕時,晶圓正面及背面均與腐蝕液接觸,正面貼的膜耐腐蝕,從而保護正面的集成電路。使用單片作業(yè)的濕法機臺,晶圓的正面通常已被機臺保護起來,不會與腐蝕液或者腐蝕性的氣體有接觸,可以撕膜后再進行腐蝕。
硅片是制作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的原料。一般是單晶硅的切片。硅片,是制作集成電路的重要材料,通過對硅片進行光刻、離子注入等手段,可以制成各種半導體器件。用硅片制成的芯片有著驚人的運算能力??茖W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推動著半導體的發(fā)展。自動化和計算機等技術發(fā)展,使硅片(集成電路)這種高技術產(chǎn)品的造價已降到十分低廉的程度。
晶圓測試是對晶片上的每個晶粒進行針測,在檢測頭裝上以金線制成細如毛發(fā)之探針,與晶粒上的接點接觸,測試其電氣特性,不合格的晶粒會被標上記號,而后當晶片依晶粒為單位切割成立的晶粒時,標有記號的不合格晶粒會被淘汰,不再進行下一個制程,以免徒增制造成本。